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2018年第3期文章
  • 驻疆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睡眠障碍的调查

    目的:调查驻疆某部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焦虑、抑郁的共病症状,及睡眠状况.方法:通过结构式问卷调查和心理量表测评对400例驻疆官兵进行相关调查.PTSD诊断采用PTSD筛查量表(PCL-C)进行初筛,然后精神心理科专家按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标准中PTSD的诊断标准,对PCL-C评分阳性的士兵单独谈话并确定诊断.共病症状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

    作者:李国正;钟文波;张志斌;杨敏;宋永斌 刊期: 2018- 03

  • 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联合rt-PA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初步观察

    目的:评估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微创术)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可行性和可能的rt-PA用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微创术联合rt-PA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容量分析方法计算血肿体积和灶周水肿体积,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mRS0~3v.s.4~5),并比较30d的实际死亡率与预估死亡率.结果:共纳入患者45例.rt-PA中位用药次数和量为2(......

    作者:连立飞;许峰;梁奇明;朱文浩;潘超;王刚;张逸驰;王芙蓉;唐洲平;朱遂强 刊期: 2018- 03

  • STANDING检查在急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调查STANDING检查在急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实用性.方法:收集急性孤立性眩晕患者,完成神经内科常规检查后,采用STANDING方法检查.入院后第2天完善MRI、DWI、眼震电图、冷热水试验,并随访2周,以明确诊断.结果:61例患者完成研究.STANDING检查的敏感性为97.0%,特异性为96.3%,准确性为95.1%,中枢性眩晕预测值为96.7%,周围性眩晕预测值为92......

    作者:刘潺潺;张智艳;常丽英;李婷 刊期: 2018- 03

  • 罗格列酮对家兔脑出血模型病灶周围内皮素-1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家兔脑出血(ICH)模型血肿周围脑组织内皮素1(ET-1)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45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MC组)及罗格列酮灌注组(RSG组),各15只.自体血注入法制备基底核区ICH模型.造模后6h,RSG组给予罗格列酮病灶区灌注,各组分别在处理后1、3和7d处死,每时间点5只.处死前行Purdy神经功能评分,伊文思蓝法判断血脑屏障通......

    作者:李颖慧;李军;任思颖;王丽琨;伍国锋 刊期: 2018- 03

  • 大鼠喉返神经挤压伤后喉肌及神经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评估大鼠喉返神经挤压伤后的自我修复效果.方法: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只,实验组行右侧喉返神经5mm长度的挤压损伤,对照组仅暴露神经,不造成损伤.在术后4周、8周及12周检测各组动物的一般状况、发声功能、声带运动、受损神经组织学及甲杓肌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的发声功能、声带运动及受损神经的轴突个数逐渐恢复,直到术后12周,......

    作者:吴涛;沈叶;王文杰;黄忠明;王时光;瞿军 刊期: 2018- 03

  • 动脉粥样硬化与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与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性.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120例纳入研究,根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99例和未破裂组21例,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χ2检验分析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及AS与颅内动脉瘤的易感性.结果:颅内动脉瘤是否破裂与患者性别、个人饮酒和吸烟史、心脑血管疾病既往史、颅内动脉瘤发生部位和颅内动脉瘤的大小有关(P......

    作者:陈先海;徐高峰;白晓斌;谢万福 刊期: 2018- 03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作业疗法对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

    目的:探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作业疗法(OT)治疗后卒中患者的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卒中后伴上肢偏瘫患者47例,按Brunnstrom分期量表分为3期组(12例)、4期组(15例)、5期组(20例),进行低频rTMS结合OT治疗15d.在治疗前、治疗后及30d随访时对受影响的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及30d后随访发现MAS评分和WMFT评分明显下......

    作者:姜艳平;张瑞莲;朱强 刊期: 2018- 03

  • IFN-γ、TNF-α、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在细菌性脑膜炎(BM)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BM患者30例为BM组,病毒性脑膜炎(VM)患者30例为VM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BM组和VM组脑脊液中IFN-γ、TNF-α、PCT和CRP含量,3组血液中IFN-γ、TNF-α、PCT和CRP含量.结果:与VM......

    作者:易继涛;王从平;贾敏 刊期: 2018- 03

  • 尼莫地平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及其二级预防作用.方法: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52例,按治疗的不同分为阿司匹林组及联合治疗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NSE、CRP的水平,以及二级预防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第7天及第15天的血清S100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血清中S100、NSE、CR......

    作者:黄艳君;邹欣;董明;张中念;孙函林;肖黎黎;刘倩;舒鑫;王丽波 刊期: 2018- 03

  • 超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温针灸治疗急性重症脑卒中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发病24h内康复训练联合温针灸治疗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重症脑卒中患者85例纳入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起病24h内依次给予现代康复训练及传统温针灸治疗,均为30min/次,1次/d,共10d.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电监护仪实时监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并根据生命体征变化调整康复治疗强度.比较每天治疗0、10、20及30min时患者的生命......

    作者:尹晶;陈邦国;徐沙贝;余玲玲;周蓓;段轶轩;居诗如;张照庆 刊期: 201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