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TNF-α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TNF-α在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动态检测2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血清CRP、TNF-α浓度,分析其与梗死灶大小、病程、病情的相关性,并分别与96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相应值作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RP、TNF-α浓度急性期升高,明显高于另外2组(P《0.01);发病3d达高峰,7d开始下降,21d......
作者:孙卫亚 刊期: 2006- 02
-
颈前路椎间孔开放术中体感诱发电位预防神经根损伤
目的:评价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对预防颈前路椎间孔开放术中神经根损伤的意义.方法:对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间孔开放术,术中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进行节段性神经根监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神经根损伤并发症,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结论:在颈前路椎间孔开放术中,使用SEP监护预防神经根损伤,效果良好.......
作者:李兴华;田会宾;贾连海;张国 刊期: 2006- 02
-
依达拉奉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必存)对大鼠脊髓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llen法将32只SD大鼠制成脊髓中度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必存组和对照组各16只,分别给予必存及生理盐水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2组大鼠斜板大角度和神经功能恢复率.结果:从伤后第2和3周起,必存组斜板大角度和神经功能恢复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必存对大鼠脊髓损伤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吴华;陈继革 刊期: 2006- 02
-
血管性认知障碍与氧化性损伤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氧化性损伤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量45例VCI患者(VCI组)和26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CI组血清SOD、NO、NOS浓度明显降低(P《0.01),血清MDA浓度明显增高(P《0.01);VCI组血清NO浓度与MMSE值正相关(r=0.574,P《0......
作者:詹雪春;章军建 刊期: 2006- 02
-
颅内压监护在颅脑手术后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颅内压的动态变化与临床表现、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护法,对23例开颅术术后患者进行颅内压动态观察,同时注意生命体征和格拉斯哥评分变化.结果:术后颅内压正常4例;轻度增高6例;中度增高7例;重度增高6例;全部患者中有5例死亡.结论:颅内压动态监测有助于病情变化的正确判断,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及其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唐一平;尹凤琼;方绍龙 刊期: 2006- 02
-
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397例,按照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和治疗疗程分为A组(发病14d内开始康复治疗,疗程》14d)、B组(发病14d后开始康复治疗,疗程》14d)、C组(发病14d内开始康复治疗,疗程《14d)、D组(发病14d后开始康复治疗,疗程14d)、E组(无康复治疗),记录患者出入院时Barthel指数(BI)、改良Ra......
作者:梁睿;徐恩;邓兵梅;刘祖佑;陆雪芬 刊期: 2006- 02
-
重组Mash1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克隆小鼠Mash1基因的全长cDNA,构建其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virus-Mash1,为进一步研究Mash1在神经发育及干细胞神经分化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RT-PCR从小鼠13d胚胎中扩增出Mash1cDNA片段,经回收纯化与pGEM-T载体连接并转化感受态细菌JM109,通过蓝白筛选、PCR扩增和双酶切鉴定出阳性菌落,并对其进行基因测序.BamHⅠ和XholⅠ双酶切pGEM-......
作者:张瑞;许予明;赵国强;郭建新;宋波;张世杰;韩志强 刊期: 2006- 02
-
部分性运动性癫痫状态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部分性运动性癫痫状态的临床特点.方法:记录7例部分性运动性癫痫状态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给予抗癫痫治疗并随访半年.结果:7例患者中5例病因明确,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表现为痫性放电或节律紊乱;随访时5例痫性发作被控制,1例发作减轻,1例猝死.结论:脑电图及MRI有助于提高部分性运动性癫痫状态的诊断,及时有效地控制本病很有必要.......
作者:张卫清;石进;吕强;张英谦;宋东林 刊期: 2006- 02
-
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3例.2组均采用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及脱水、止血、抗炎、控制血压等治疗,A组同时给予尼莫地平.于第7、14、21天行CT检查以测量周围水肿体积,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及死亡和再出血情况.结果:A组与B组比较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显著减小(P《0.05),NIHSS评分明显降低(P......
作者:孙兴元;张艳蕉;赵宏;蒋丽艳;迟景宏;潘云志;隋欣 刊期: 2006- 02
-
锂-匹鲁卡品致癫痫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损伤及caspase-3的表达
目的:观察锂-匹鲁卡品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线粒体损伤及caspase-3的表达.方法:选择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05只,随机分为SE组60只和对照组45只.SE组用锂-匹鲁卡品诱导大鼠SE2h,对照组采用等容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于SE终止后第3、6、24h取2组大鼠海马,光镜观察神经元形态,并用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作者:汤树海;潘晓军;张丽 刊期: 2006- 02
动态资讯
- 1 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再生抑制蛋白及其信号转导通路
- 2 诱发电位在亚临床肝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
- 3 130 65岁以上老人转身困难的特征
- 4 系统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对脑内微出血的影响
- 5 精神病患者自杀、自伤、自残致伤的救治策略
- 6 丁苯酞联合烟酸占替诺或依达拉奉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疗效比较
- 7 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 8 次声脑损伤后脑组织谷氨酸转运蛋白3的改变及意义
- 9 丁苯酞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10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进展
- 11 119非相干红外疗法治疗颌骨炎性疾病
- 12 他莫昔芬和碳酸锂治疗儿童和青少年急性躁狂症的疗效
- 13 神经生长因子植入导管桥接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 14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研究
- 15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21例
- 16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脑出血22例
- 17 MicroRNA 对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
- 18 侧脑室注射甘珀酸对扩散性抑制的影响
- 19 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治疗
- 20 腹腔镜下保留一侧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对膀胱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