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代谢综合征对脑出血病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患代谢综合征(MS)对脑出血病情的影响.方法:499例初发脑出血患者,根据是否患MS分为MS组232例和对照组267例,对其脑出血病情和MS代谢紊乱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S与脑出血病情显著相关(P......
作者:严钢莉;张苏明;马莉 刊期: 2008- 02
-
载脂蛋白-J mRNA在实验性急性脑出血大鼠脑内的表达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J(Apo-J)在大鼠脑出血急性期的脑内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54只,制备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脑出血后3h组、6h组、12h组、1d组、3d组、5d组和7d组.检测各组的脑含水量,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Apo-JmRNA的含量.结果:各组均有Apo-JmRNA表达,但脑出血后各组手术侧表达明显增加(P......
作者:石磊;何志义;李艳玲;徐佳亮;邓淑敏 刊期: 2008- 02
-
小剂量尿激酶合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合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6-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激酶组和尼莫地平组各40例.全部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尿激酶组还给予尿激酶治疗,尼莫地平组给予尿激酶+尼莫地平,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及30d采用NIHSS、BI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14及30d尿激酶组、尼莫地平组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作者:杨嘉君;王永斌;刘诗连;汤恒勇;陈娇 刊期: 2008- 02
-
脱髓鞘脑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脱髓鞘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脱髓鞘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结果、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及治疗.结果:5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精神异常、运动障碍和视力损害,MRI检查有脑内广泛长T1、长T2异常信号改变,病理活检可见白质脱髓鞘改变.结论:脱髓鞘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病程、前驱病史、临床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病灶的数目和分布、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和病理......
作者:龚细礼;黄立;肖波;刘人恺;冯莉;陈锶 刊期: 2008- 02
-
凯力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凯力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2组均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凯力康治疗14d.于治疗前后评定NIHSS评分、BI评分及临床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14d后NIHSS评分、3个月时BI评分及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任慧玲;刘俊艳;王建如;吴婧 刊期: 2008- 02
-
脑出血患者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5例ICH患者起病第1、4、7天及对照组35例的血浆ATⅡ含量.结果:ICH患者血浆ATⅡ含量比对照组增高;ICH脑水肿高峰期(第4天)时血浆ATⅡ含量高;有并发症的ICH患者血浆ATⅡ含量比同期无并发症的患者高.结论:ICH与ATⅡ关系密切,监测ICH后ATⅡ含量,对ICH病情、预后判断、预测IC......
作者:黄伟雄;余炳坚 刊期: 2008- 02
-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诊断
目的:分析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影像学与临床表现,探讨其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表现.结果:3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与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MRI检查示所有患者均有脊髓水肿信号,脊髓前后有葡行的血管流空影;部分患者有脊髓软化坏死信号.全部患者均经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结论:SDAVF以中老年男性多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
作者:于加省;杜蓉;雷霆;陈劲草;何跃;李龄 刊期: 2008- 02
-
olomoucine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抑制剂olomoucine对培养星形胶质细胞(AS)机械损伤后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体外培养大鼠纯化的AS物理损伤模型(划痕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划痕组和干预组,划痕组和干预组均继续培养,干预组给予olomoucine干预.利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损伤后BrdU表达;利用Westernblot印迹分析损伤后PCNA、p27的表达.结果:划痕损伤刺激12......
作者:朱舟;徐逸;潘邓记;余勇飞;陈华先;王伟 刊期: 2008- 02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MPP+处理PC12细胞,建立多巴胺能细胞损伤模型,使用不同浓度的EPO预处理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物质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MPP+处理后PC12细胞活力下降,250......
作者:李格;孙圣刚 刊期: 2008- 02
-
头痛患者的定量感觉研究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检测(QST)对头痛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用定量感觉检测仪对对照组40例及头痛组71例(A组继发性头痛36例,B组功能性头痛35例),用Limit法测定耳前面颊部及耳后乳突处的冷觉(CS)、温觉(WS)、冷痛觉(CP)、热痛觉(HP)阈值,比较并分析.结果:头痛A组有32例出现QST异常,表现为阈值增高,感觉减退;头痛B组32例异常,表现为阈值降低,感觉过敏.结论:继发性及功能性......
作者:张昆林;钟静玫;刘江;武绍远;丁里 刊期: 2008- 02
动态资讯
- 1 015 帕金森病患者伤残度自我评价表的内部一致性和有效性
- 2 肝素静脉控速输注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
- 3 小鼠神经干细胞无血清培养方法的优化及其分化特点
- 4 半侧空间忽略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 5 周围神经损伤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6 血清触珠蛋白与动脉粥样血栓形成性脑卒中的关联研究
- 7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在 SH-SY5Y 细胞中的表达
- 8 087磁疗对不同衰老进度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疗效
- 9 Hoehn-Yahr分级为1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10 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联合rt-PA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初步观察
- 11 中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功能损伤
- 12 痛区按压治疗肾绞痛63例
- 13 额颞大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合并脑疝中的应用
- 14 外伤性弥漫性脑萎缩的临床特征
- 15 应用功能性电刺激强化脑瘫患儿的常规矫形手术效果
- 16 017慢性疼痛患者对机械刺激的阈值升高
- 17 脑炎与癫癎
- 18 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影响因素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 19 奥卡西平治疗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作用
- 20 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