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波谱分析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及磁共振波谱(MRS)在帕金森病(PD)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早期PD患者20例(早期PD组)、中晚期PD患者20例(中晚期PD组)和非PD志愿者20例(对照组),同时行DTI、MRS,观察3组在DTI中双侧基底核区、双侧额叶、双侧丘脑区的FA值和ADC值及MRS所显示的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Cr值.结果:3组双侧......
作者:王珲;唐荣华;马育林;王琴;戚妹;宋志彬;周雁玲;董延江;朱文珍 刊期: 2015- 01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和颅脑损伤患者76例(病例组)伤后第1、3、7天时的血清S100B、NSE、MBP的水平,并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CP)、CT和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分析.结果:伤后第1天......
作者:方明;张琳;章车明;朱献;张金;赵红星 刊期: 2015- 01
-
缺氧/复氧条件下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生长因子分泌的变化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H/R)条件下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力变化及神经营养因子(NGF)的合成和分泌的变化.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正常(N)组及H/R组.在H/R不同时间点,应用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结合台盼蓝染色,明确缺氧不同时间对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活力的影响.在H/R不同时间后,应用ELISA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GF蛋白的含量,应用qRT-PC......
作者:肖君;张函;谢敏杰;王伟;何丹 刊期: 2015- 01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动物模型制备
目的: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EAM)动物模型,观察白介素-6(IL-6)在EAM模型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豚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和对照组8只,模型组采用纯化兔骨骼肌肌球蛋白+弗氏完全佐剂(CFA)免疫注射,对照组给予CFA+PBS免疫注射,2组均每周免疫1次,连续6周,并同时给予2次百日咳菌液腹腔注射.观察2组临床表现、血清肌酶水平及肌肉病理,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6在肌......
作者:贾复敏;李悦;卜碧涛 刊期: 2015- 01
-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型糖尿病(DM)并发DPN患者64例随机分为ALA组34例与对照组30例.ALA组予ALA及甲钴胺每日1次静滴治疗,对照组予甲钴胺每日1次静滴治疗,疗程3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糖、血脂、临床症状评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及血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维......
作者:吴敏;黄淑玉;晏益民;刘锋;朱钊 刊期: 2015- 01
-
早期康复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还给予早期康复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上下肢运动功能;改良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定痉挛情况;Lovett6级分级法评价上下肢运动肌力.结果:康复组治疗后的Fugl-Meyer积分、MAS分级和肌力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
作者:陈炜;张之福;杨宝玲;陈英;宋西方;刘辉 刊期: 2015- 01
-
139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临床特点
目的:总结近10年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ALS住院患者139例,对其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家族史、发病特点及肌电图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一个可疑家系进行基因测序.结果:住院患者中男性和女性人数比为4∶3,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初次就诊时间平均为13.8个月.以脊髓症状起病的较以脑干症状起病的男性患者发病早,而以脑干症状起病的较以脊髓症状起病的女性患者发病早,但起病......
作者:刘茂;张旻;张苏明 刊期: 2015- 01
-
miRNA-9过表达对Aβ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microRNA-9(miR-9)过表达对β-淀粉样蛋白(Aβ)损伤的PC12细胞及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分为miR-9过表达组(E组)、空转染对照组(NC组)、不转染的损伤细胞模型组(NT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Annexin-V-PE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qPCR检测Bcl-2、BaxmRNA的表......
作者:严钢莉;李朝武;聂海岭;黎逢光;成勇;毛高峰;方煌 刊期: 2015- 01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突触素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观察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突触素(SYN)的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rTMS组,每组12只.制备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不造成缺血,rTMS组给予10HzrTMS,共28次.采用Moms水迷宫评价学习记忆能力;利用电生理实验检测海马CA1区的长时程增强(LTP);Westernblot检测海马SYN......
作者:周宁;吴洪阳;黄本荣;杨娜娜;韩肖华 刊期: 2015- 01
-
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后局部脑灌注的变化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后局部脑灌注的变化.方法:中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40例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术中术后均以血管造影明确颈动脉狭窄的情况,术前及术后10d行CT脑灌注成像,观察局部脑血流速度(rCBF)、局部脑血容积(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的变化.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颈内动脉狭窄腔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术后7d内患者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均明显改善......
作者:赵小妹;刘永刚;赵静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
- 2 Ⅶ型胶原酶构建大鼠脑出血模型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 3 108注射致股外侧肌萎缩的2例报告
- 4 颈动脉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TIA的评价
- 5 肿瘤热疗中测控温的研究现状
- 6 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
- 7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减重助步训练
- 8 143评定运动损伤严重程度的流行病学研究
- 9 脑卒中患者入院后的功能评定能佳预测住院结局
- 10 硫酸锌和硫代硫酸钠电泳治疗肠道生态失调
- 11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 12 018评价和提高纤维肌痛患者功能和工作能力的康复计划
- 13 螺旋CT血管造影和颈部血管超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系统的检查价值
- 1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分层管理策略
- 15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计划拔管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 16 生物反馈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 17 外伤性弥漫性脑萎缩的临床特征
- 18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对足月高危儿颅脑损伤的筛查价值
- 19 支架取栓与动脉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栓塞超4.5小时患者的对比研究
- 20 PET显像在临床神经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