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电子线照射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
目的:观察电子线照射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和照射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脊髓T7~T8损伤模型,照射组在损伤后1d给予20Gy电子线照射,损伤组不给予任何干预.采用BBB评分法评定后肢运动功能,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损伤后4周损伤灶周GFAP表达情况,Westernblot对GFAP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
作者:陈晨;王伟 刊期: 2009- 01
-
Smac/DIABLO在大鼠缺血皮质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区皮质Smac/DIABLO的动态变化,探讨Smac/DIABLO在缺血后神经元凋亡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0只和模型组80只,采用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测定2组大鼠缺血区皮质在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Smac/DIABLO的表达变化.结果:Smac/DlABLO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的改变呈时间......
作者:冯莉;肖波;毕方方;吴小妹;刘人恺;张忱 刊期: 2009- 01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及预后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方案的抗凝治疗对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3例应用抗凝治疗的CVST患者,其中静脉控速肝素治疗21例(A组),低分子肝素治疗9例(B组),联合介入溶栓抗凝治疗3例(C组),评价疗效及预后.结果:A、B组的显效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吴非;黎红华;武强 刊期: 2009- 01
-
次声脑损伤后脑组织谷氨酸转运蛋白3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探讨8Hz130dB次声作用后脑组织中谷氨酸转运蛋白3(EAAT3)的表达改变及意义.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次声作用1、7和14d组各10只,次声作用组采用8Hz130dB的次声按规定次数作用.采用Westernblot检测EAAT3蛋白,RT-PCR行EAAT3mRNA测定.结果:EAAT3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较丰富.次声作用1d后EAAT3蛋白和mRNA水平下调,7、14d......
作者:赵金安;胡炜;费舟 刊期: 2009- 01
-
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栓塞脑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病理生理过程与人类近似的脑缺血模型.方法:采用成组设计的随机对照研究,用大鼠自体血血栓注入大脑中动脉建立栓塞模型.观察缺血后6、12、24h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和梗死灶体积.结果:模型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结论:自体血血栓栓塞模型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及药物评价的实验.......
作者:郑永玲;胡长林 刊期: 2009- 01
-
Rab9与NPCI在小胶质细胞内的定位研究
目的:观察Rab9与NPC1蛋白在小胶质细胞内的定位及其与溶酶体、高尔基体和晚期内体的关系.方法:以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为对象,采用特异性识别Rab9、NPC1的抗体和溶酶体、高尔基体、晚期内体的特异性表面标记进行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Rab9和NPC1共定位于小胶质细胞胞浆内,Rab9表达于溶酶体、高尔基体和晚期内体.结论:Rab9对NPC1蛋白的正常功能可能......
作者:郝又国;王家泉;张旻;徐金枝;卜碧涛;王雪贞;张莉 刊期: 2009- 01
-
高密度脂蛋白与脑卒中
动脉血栓形成是全球死亡原因的首位,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在世界范围内,卒中的发病率平均为(140~200)/10万.尽管已有些特异性对抗动脉硬化疾病的治疗,但还存在另外的治疗方法,其中一个有效方法为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的浓度或增强其功能.本文主要就目前关于HDL的认识、对卒中的意义及低HDL血症的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吴征瑜;王亮;董强 刊期: 2009- 01
-
S100B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S100蛋白自1965年被发现以来,已有21个家族成员[1,2].其中,在体试验研究表明,S100B蛋白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标志物,如过量表达则加重脑损害[3].......
作者:卢艳霞;王贤军;夏作理 刊期: 2009- 01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现状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1825年由RiIDes首先报道,发病率并不高,仅占成人卒中的1%~2%,但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易与其它颅内疾病混淆,因此常被漏诊和误诊.......
作者:陈娟;胡晓晴;王伟 刊期: 2009- 01
-
CT片定位法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中应用的改进
我科于1999年2月~2008年11月收治的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的头颅CT非标准基线扫描的脑出血患者396例,男242例,女154例;年龄35~81岁,平均58.5岁;高血压脑出血364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27例.......
作者:杨小华;李格;刘宏为;管萍 刊期: 2009- 01
动态资讯
- 1 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紧急困难气道抢救10例临床分析
- 2 癫痫与抑郁障碍共病的研究进展
- 3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 4 骨髓基质细胞分化的多潜能性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应用
- 5 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致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救治时机探讨
- 6 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 7 超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 8 帕罗西汀联合白脉软膏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
- 9 强制性运动方案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
- 10 帕金森病伴不宁腿综合征的现况调查
- 11 022磁场与中枢神经系统
- 12 老年康复医学的现状
- 13 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
- 14 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15 帕金森病患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国立神经病及中风研究所、国立精神卫生研究工作小组报告
- 16 双孔钾通道在鼠类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和功能
- 17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海马移植治疗大鼠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 18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简介
- 19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改进
- 20 神经功能影像学与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