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IκBα突变型基因提高过氧化氢处理后永生化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
目的:探讨IκBα突变型基因对永生化星形胶质细胞株(IAST)NF-κB的活性及过氧化氢损伤后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法将携带IκBα突变型基因及对照载体转入IAST,通过WesternBlot检测IκB蛋白的表达,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细胞中NF-κB的活性,用MTT法分别检测0.1mmol/L、0.2mmol/L、0.4mmol/L过氧化氢处理2h、4h后转IκBα突变型基因及对照载......
作者:祝畅;桂伶俐;姚文龙;张传汉 刊期: 2013- 05
-
脑脊液细胞学在脑膜癌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MC)的临床及脑脊液(CSF)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M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SF细胞学改变.结果:本组患者以中老年多见(2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脑膜刺激征、周围神经损害.10例患者颅脑MRI增强扫描表现为颅内转移灶或脑膜异常强化信号.CSF压力偏高15例,细胞数增多22例,多呈中~重度增加,淋巴及单核细胞增加为主.27例患者CSF中均找到异形肿瘤......
作者:葛汝丽;马文彬;冯波;马贺;王媛;王雪贞 刊期: 2013- 05
-
昆明小鼠iPS细胞传代培养方法的优化研究
目的:探索不同胰蛋白酶序贯传代方法对小鼠诱导多潜能干(iPS)细胞培养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胰蛋白酶序贯方法消化小鼠iPS细胞(实验组),与传统的单一胰蛋白酶传代方法(对照组)进行比较,利用流式细胞学计数技术比较2组消化后的细胞中iPS细胞的比例.结果:iPS细胞所占比例在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为60.25%、47.06%,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不同胰蛋白酶序贯消化方法对小鼠iPS细胞......
作者:黄晓江;胡文涛;盛鑫;黄梁江;张苏明 刊期: 2013- 05
-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28例、C组27例,分别给予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用药14d后3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C组与A组和B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凝血指标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前后肝肾功......
作者:陈绍辉;陈松深;邱浩强;李东航;赖汉齐;张和耀 刊期: 2013- 05
-
谷氨酸转运体-1在脑出血早期痫性发作大鼠海马组织的表达
目的:观察脑出血早期痫性发作大鼠海马组织谷氨酸转运体(GLT-1)的表达.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同时监测脑电活动,35只大鼠根据是否造成脑出血和是否发生痫性放电分为假手术组(n=7)、脑出血组(n=21)及痫性发作组(n=7).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组织GLT-1阳性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脑出血组、痫性发作组海马组织出现神经细胞......
作者:单萍;罗利俊;笱玉兰;姚汉云;朱遂强 刊期: 2013- 05
-
Nox1和Nox4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Nox1和Nox4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时间和空间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组和假手术(Sham)组,MCAO组建立MCAO模型,Sham组不造成缺血,分别于再灌注后1、3d检测脑组织梗死体积比,检测梗死侧Nox1和Nox4的mRNA表达,原位杂交组织学检测其表达部位,DCFH-DA法检测术后活性氧族产物(ROS)产量的变化.结果:M......
作者:张琛琛;鲁佩;田玉科;徐卉 刊期: 2013- 05
-
25例代谢性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25例代谢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13年1月确诊为代谢性脑病的住院患者25例.结果:25例患者中,发病年龄无一定规律性,血糖异常及电解质异常者各6例,肝功能异常3例,肾功能异常4例;5例行血气分析,均有异常;7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6例阳性(85%);7例行头部CT,阳性2例(28.6%),13例行头部MRI检查,阳性10例(76.9%).结论:代谢性......
作者:季苏琼;熊永洁;张萍;毛志娟;逯青丽;薛峥 刊期: 2013- 05
-
血糖控制状态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梗死发病前血糖控制状态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71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入院时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根据入院时HbA1c水平分为4组:A组(优,HbA1c<6.2%),B组(良好,HbA1c为6.2%~6.8%),C组(一般,HbA1c为6.9%~8.3%),D组(差,HbA1c≥8.......
作者:汪慧;许康;张丽;宋林 刊期: 2013- 05
-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原代培养CMECs和NSCs,鼠胚成纤维细胞(MEF)与NSCs共培养作为对照组,使用transwell体系共培养两种细胞7d,观察NSCs的生长状况.移除CMECs,将NSCs置于分化培养基中4d,观察其分化比例.结果:共培养期间,实验组较对照组NSCs数量更多,直径更大(P<0.001)(n=12);分......
作者:熊永洁;肖连臣;闵喆;甘莉;王倩;张苏明 刊期: 2013- 05
-
ABCD3-Ⅰ评分法对TIA患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ABCD3-Ⅰ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脑梗死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87例以TI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并且按照ABCD3-Ⅰ评分法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30d和90d脑梗死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30d内脑梗死和90d内脑梗死发生率高危组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双重TIA发作(O......
作者:余清超 刊期: 2013- 05
动态资讯
- 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 2 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3 依那普利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H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预后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 4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 5 外伤性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相关的体温降低
- 6 3D-TOF-MRA与3D-CE-MRA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比较
- 7 生物反馈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 8 高压氧对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应用研究
- 9 C型Niemann-Pick病小鼠小脑Purkinje细胞的电生理特性研究
- 10 副肿瘤性视网膜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
- 11 低频电刺激联合高压氧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 12 儿童期重症肌无力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
- 13 食团粘稠度对连续吞咽过程中舌肌运动的影响
- 14 Vocastim-Master 电刺激治疗结合吞咽训练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
- 15 肝素静脉控速输注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
- 16 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的康复效果
- 17 成人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13例临床研究及文献复习
- 18 西酞普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
- 19 颅脑CT血管成像在烟雾病脑出血急诊微创穿刺治疗中的作用
- 20 电刺激防治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疗效的荟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