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米帮塔仙人掌多糖对小鼠慢性应激认知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米帮塔仙人掌多糖(MAPs)对小鼠慢性应激所致认知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各组10只):正常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应激加MAPs低、中、高剂量组(100mg/kg、200mg/kg、400mg/kg)处理,持续给药20d.末次给药后采用新事物认知实验评价小鼠认知功能.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脑,取5只用于测定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
作者:杨钧勇;李祖铭;余玲;湛进进;郭莲军 刊期: 2017- 05
-
妊娠不同阶段并发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妊娠不同阶段与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妊娠及产后并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妊娠并发CVT的临床特征,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34例患者中,妊娠期20例,产褥期14例,平均发病年龄为(26.4±4.1)岁.通常急性起病,数天内达高峰,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妊娠剧吐、产褥感染、妊高症、剖宫产术并发症、贫血以及低蛋白血症均......
作者:吴茜;刘娜;潘超;唐洲平 刊期: 2017- 05
-
Moyamoya病患者首次卒中发病形式的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影响Moyamoya病(MMD)患者首次卒中发病形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3例确诊的MM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MMD患者首次卒中发病形式的相关因素.结果:首次发病年龄、城乡分布比例、首次发病的粒淋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MMD患者的首次卒中发病形式相关,其中城乡分布比例是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城乡分布比例是影响MMD发病形式的独......
作者:尚珂;秦川;骆翔;汪明欢 刊期: 2017- 05
-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大鼠脑干AQP4表达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发生后脑干部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影像特点,结合病理学检测和AQP4免疫组化检测,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对DAI大鼠脑干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急性酒精中毒组、DAI组、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组,模型制作成功后各组分别于致伤后1h、3h、6h、12h、24h行头颅MRI检查,随即取材行病理学检测和AQP4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作者:王清涛;史立信;臧颖卓;何斌;马志军;张文超;王传海 刊期: 2017- 05
-
橙皮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坐骨神经的氧化应激以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索橙皮素(HES)对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PSNL)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制作大鼠PSNL模型.7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15只/组,分别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HES低浓度(HES10)组、HES中浓度(HES20)组和HES高浓度(HES40)组,分别给与HES10mg/kg、20mg/kg、40mg/kg灌胃给药,1次/日,连续21d,sham组和......
作者:于志坚;艾启利;吕凯;张迪;朱亮 刊期: 2017- 05
-
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出血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出血的风险概率预测模型.方法:纳入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465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来构建概率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法来评价预测模型效果;对概率预测模型进行封装,设计Excel应用小软件.结果:构建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概率预测模型,该模型有11个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明显大于机会线下的面积0.5(P<0.01).结论:所......
作者:邢霞;皮红英;郭晓菊 刊期: 2017- 05
-
脊髓损伤后孕酮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孕酮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与孕酮治疗组各18只,每组又分为治疗后12h、24h、36h、48h、72h和14d6个时间点.假手术组只行腹部切开术但不阻断腹主动脉,脊髓损伤组和孕酮治疗组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后孕酮治疗组注射孕酮治疗,脊髓损伤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各时间点不同组兔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情况和神经功能(BB......
作者:靳子娟;李婵;陶柏妮;李云;杨鹏 刊期: 2017- 05
-
系统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对脑内微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否会增加脑内微出血(CMBs)的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ofScience,查找所有关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与脑内微出血之间关系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同时手动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采用Cochranc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7篇.Meta分析示,住院患者使用抗血小......
作者:罗国君;牛富生;张磊;刘振 刊期: 2017- 05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外周血PDLIM5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PDLIM5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正常健康者24例纳入正常组,抑郁症患者27例纳入抑郁组.抑郁组患者接受rTMS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检测外周血中PDLIM5mRNA转录水平.结果:抑郁组HAMD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TMS治疗后,抑郁组“有效”13例(48.1%),“明......
作者:方丽;相丹;付林燕;王迎;刘忠纯 刊期: 2017- 05
-
新疆地区维、汉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分布比较
目的:比较新疆地区维、汉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狭窄相关因素及分布差异性.方法:回顾性选择维吾尔族脑梗死患者36例(维吾尔族组)及汉族脑梗死患者92例(汉族组),经DSA证实有血管狭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维吾尔族组比较,汉族组前循环血管病变率显著降低,后循环及前-后循环联合病变率升高(P<0.05).2组均以颅内血管病变多见,与维吾尔族组比较,汉族组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率明显降......
作者:葛晓敏;雷晶;马建华 刊期: 2017- 05
动态资讯
- 1 035注意力、运动控制和感知觉障碍(DAMP)
- 2 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研究
- 3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28例临床分析
- 4 应用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卒中事件发生风险
- 5 脊髓损伤后疼痛和痉挛的机制与治疗
- 6 视神经脊髓炎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 7 肌内注射肉毒毒素A对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8 脑缺血大鼠神经前体细胞侧脑室移植后颈淋巴细胞的增殖性
- 9 重症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动态观察
- 10 不同浓度的异鼠李素对体外培养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的影响
- 11 Pannexins蛋白在颞叶癫痫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2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30例临床观察
- 13 血压变异性与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 14 Rho激酶与脑血管疾病
- 15 先天性单侧椎动脉缺如致小脑梗死1例
- 16 医疗体操对心肌和血管弹性的作用
- 17 双额大骨瓣减压术联合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双侧大脑半球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 18 非特异性颈痛的治疗
- 19 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治疗桡神经浅支缺损6例临床报告
- 20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