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新疆地区不同运动亚型帕金森病患者便秘情况研究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不同运动亚型帕金森病(PD)患者便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或住院部来自南北疆连续的PD患者92例,按其运动障碍亚型分为2组:震颤为主型(TD)组42例,姿势和步态异常型(PIGD)组50例。2组根据是否便秘又分为便秘亚组和非便秘亚组(其中TD组便秘亚组29例,非便秘亚组13例;PIGD组便秘亚组35例,非便秘亚组15例)。收集各组及亚组临床资料,采用PD综合评分量表第3部......
作者:王成凤;何晓燕;李红燕 刊期: 2015- 04
-
高压氧对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应用研究
神经系统病变常伴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高压氧(HBO)在神经系统病变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具有较大影响。现对HBO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综述。......
作者:周苏键;彭慧平 刊期: 2015- 04
-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结合综合康复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目的:观察超低频经颅磁刺激(ILF-TMS)结合综合康复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脑瘫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刺激组各48例,2组均采用按摩、理疗、输液及针刺等综合康复治疗;电刺激组加用ILF-TMS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评估2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粗大运动功能各能区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能区百分比较治疗......
作者:邱海南 刊期: 2015- 04
-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脑代谢、脑血流及颅内压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HBOT)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脑代谢、脑血流、颅内压及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行开颅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BOT组,各45例。2组行开颅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HBOT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HBO辅助治疗;记录比较2组脑代谢、颅内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以及疗效。结果:治疗后3、5、10d,HBOT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Vs)、平均血流速......
作者:周静 刊期: 2015- 04
-
颈动脉外膜剥脱术改善混合型脑瘫儿童的认知功能
目的:探讨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对混合型脑性瘫痪儿童脑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动脉外膜剥脱术的混合型脑性瘫痪患儿78例(手术组)和进行康复治疗的混合型脑瘫患儿46例(对照组)的CT/MRI、脑电图、发育商(DQ)、SPECT的改变。结果:2组入院时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或入院2周的DQ评分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DQ......
作者:许健;逯霞;艾克拜尔;买尔阿芭;闫宝峰;木塔力甫;栾新平 刊期: 2015- 04
-
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应用和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移植的细胞可分泌大量神经生长因子改善微环境,促进神经再生、抑制炎症反应,还可分化增殖,替代受损神经元,重建神经通路。大量实验已证明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目前细胞治疗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问题仍未解决,如移植时间、移植方式、移植的安全性等。本文综述相关文献,探讨上述问题。......
作者:王觅;段淑荣 刊期: 2015- 04
-
脑缺血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神经血管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是体内重要的调节系统,参与了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文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血管新生、神经再生等角度综合论述脑缺血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的神经血管保护机制,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明确该系统的深层作用机理,从而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陆征宇;崔梅;刘艳萍;董强 刊期: 2015- 04
-
钛网修补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的时机研究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行钛网修补时机的选择。方法: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88例,根据颅骨缺损修补的时间,分为早期组46例和晚期组42例,比较2组局灶性神经功能异常改善及改良功能生活指数量表(RFLI)评分。结果:早期组中,修补前具有局灶性神经功能异常的患者25例,术后改善15例(60%);晚期组中,修补前具有局灶性神经功能异常的患者22例,术后改善11例(50%);早......
作者:世宏;刘科峰;吴智远;龚坚;王建;张立国 刊期: 2015- 04
-
丁苯肽软胶囊治疗缺血型 Moyamoya 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丁苯肽软胶囊治疗缺血型Moyamoya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缺血型Moyamoya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和治疗组17例,对照组按缺血性卒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随访半年。于治疗前及治疗14d后,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将患者半年前后头MRA影像进行血管分期评分,统计血管分期加重例数;比较2组患者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
作者:尹虹祥;宋林;贾复敏;周瑞 刊期: 2015- 04
-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活动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活动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活动平板训练,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步行训练,2组每天每次治疗30min,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三维步态参数(左右步长差、步速)、功能性步行分级(FAC)、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
作者:陈佩顺;黄臻;李豪;闵瑜;屈菲;周海旺 刊期: 2015- 04
动态资讯
- 1 神经干/祖细胞移植对脑损伤导致的胶质细胞活化有调节作用并有助于移植细胞与宿主胶质细胞间缝隙连接的建立
- 2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主动脉弓上血管变异的研究
- 3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应用中的理性认识
- 4 铂类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临床研究进展
- 5 007 脑外伤后功能恢复的预测:测量意识丧失持续时间两种方法的比较
- 6 嗜酸性筋膜炎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7 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脑梗死1例
- 8 RhoA-ROCK通路在脊髓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 9 内皮祖细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 10 慢病毒介导的Cullin3沉默对人胶质瘤细胞的影响
- 11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临床资料分析
- 12 118梨状肌综合征的MRI检查
- 13 6例后循环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临床分析
- 14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2009年征稿启事
- 15 脑卒中与白质病变
- 16 112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的结合:新千年的挑战
- 17 低强度激光治疗高血压及并发的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
- 18 生物肌电反馈结合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Ⅱ~Ⅲ级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观察
- 19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 20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