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2011年第4期文章
  • 心脏外科直视手术后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直视手术后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心脏外科直视手术后出现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脏外科直视手术后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412‰;以膈神经、喉返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损伤多见;保守治疗24例,手术治疗2例;预后较好24例,预后较差1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3.846%.结论:心脏外科直视手术后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并非少见,注重预......

    作者:龙艳丽;高洪锋;李师亮 刊期: 2011- 04

  • Bell's面瘫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评价Bell's面瘫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Bell's面瘫患者3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评估患者面瘫程度,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评价患者生存质量;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急性期(≤72h)及亚急性期(72~168h),根据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HB评分Ⅰ~Ⅲ级)及重度(HB评分Ⅳ~Ⅵ级).独立样本t......

    作者:黄波;徐沙贝;张晨艳;王伟 刊期: 2011- 04

  • 渐进式呼吸功能训练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渐进式呼吸功能训练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3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康复组,各17例,常规组仅给予常规药物及针灸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渐进式呼吸功能训练4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2、4个月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肺功能、6min步行试验评定运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4个月后,康复组肺功能评分......

    作者:陈文静 刊期: 2011- 04

  • 携带人类GAD67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骨髓基质细胞

    目的:构建携带人类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DC316-CMV-EGFP-GAD67,并转染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DC316-CMV-EGFP-GAD67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将其转染通过贴壁方法分离培养出来的BMSC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染效率,免疫组化检测GAD67蛋白在BMSCs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pD......

    作者:谢三平;陈吉相;李慧;徐婧;黄园园 刊期: 2011- 04

  • 应用几丁糖-胶原-二丙酸倍他米松缓释复合膜提高周围神经修复疗效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吻合口局部应用几丁糖-胶原-二丙酸倍他米松缓释复合膜抑制疤痕增生、促进神经再生、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胫神经切断术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仅给予单纯缝合,B组给予单纯缝合+吻合口包裹聚-DL-乳酸膜,C组给予单纯缝合+吻合口包裹几丁糖-胶原-二丙酸倍他米松膜.术后4、8及12周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波幅......

    作者:陆九州;蒋军健;徐建光;徐文东;徐雷;劳杰;顾玉东 刊期: 2011- 04

  • 阿加曲班序贯于巴曲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阿加曲班注射液序贯于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巴曲酶组及联合治疗组,各36例;巴曲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巴曲酶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序贯于巴曲酶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7、10、14及21d测定各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结果:治......

    作者:吕鸿杰 刊期: 2011- 04

  • 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对急性期脑卒中Pusher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对Pusher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Pusher综合征患者6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29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强化组33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

    作者:高晓艳;夏彩秋;谷艳;杨青兰;周萍萍;徐兴华 刊期: 2011- 04

  •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接受尿激酶超早期动脉内溶栓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2h,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48h血管造影评价血管再通情况.结果:40例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27......

    作者:刘玲玉;陈斌;吕志华;张清安 刊期: 2011- 04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目的:初步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状况.方法:选择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8例为恶性肿瘤组,根据年龄,再分为≥55岁亚组(65例),<55岁亚组(43例);根据文化程度,分为<初中亚组(68例),≥初中亚组(40例);根据术后不同时间,分为<6个月亚组(45例),≥6个月亚组(63例).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妇科良性疾病患者140例为良性疾病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

    作者:蔡俐琼;王泽华;董卫红;刘登华 刊期: 2011- 04

  • NIHSS的再评价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mNIHSS)是广为人知的评价急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量表,均有其优缺点,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常思远;许予明 刊期: 201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