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2007年第1期文章
  • Nanog基因的研究进展

    近发现胚胎干细胞(ESC)多潜能性的维持和自我复制分子机制与由Oct4、Nanog和STAT3定义的3个信号途径有关,其中Oct4和Nanog信号是必需的,而STAT3信号为选择性的.本文对近有关Nanog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简介.......

    作者:陈雪珍;张小萍 刊期: 2007- 01

  • 植物状态

    近年来,颅脑外伤及脑卒中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且急救水平的提高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随之而来的便是植物状态(vegetativestate,VS)患者越来越多.VS一词由Jennett和Plum于1972年首次提出,用来描述一种持续觉醒而无意识的状态[1].本文对VS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治疗、疗效判断、预后、目前存在的问题予以概述.......

    作者:朱其秀;张允旭 刊期: 2007- 01

  • 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应用研究

    近几年,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这一领域的研究极为活跃,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设计和制备大孔的、生物可降解的、适合神经组织工程的生物支架材料.开发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能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组织再生的各类新型的复合材料、仿生材料、生物活性材料及智能型材料,是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方向.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对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陈兴泳;唐洲平;唐荣华 刊期: 2007- 01

  • 儿童睡眠中发作性障碍的动态脑电图分析

    儿童睡眠中的发作性障碍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3-12岁,其中以7-10岁多;病程1个月-5年.拟诊梦游症者20例,临床表现为睡眠中突然起床,在屋内无目的走动,挪东西如不停地开关水龙头、从书包内拿出书或笔等,10-15min后回到床上,事后无记忆.拟诊夜惊症者28例,主要表现为睡眠中突然情感失禁,不自主大声哭泣,手足乱动伴呼吸急促,持续10-20min,事后对发作过程无记忆.对48例患儿采......

    作者:王丽清;丁莉;李关琼;禺辉 刊期: 2007- 01

  • 小脑出血47例临床分析

    小脑出血患者47例,男21例,女26例;年龄36-80岁,平均62.3岁,其中>60岁占73.5%;有高血压病史28例,有脑卒中病史18例,冠心病史7例;入院时血压高于正常者16例,高为210/120mmHg;起病时活动及情绪激动35例,安静休息状态8例,睡眠状态4例;起病后5例出现昏迷,其余均意识清楚,首发症状为眩晕24例,眩晕伴头痛、呕吐10例(其中5例继之出现昏迷),行走不稳13例;表现为眼......

    作者:贾帆;张玲;黄微;陈晶菁;邢冬梅;李佩云;张利林 刊期: 2007- 01

  • 吞咽障碍结局与严重度量表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根据改良的钡剂吞咽造影(MBS)的结果及营养水平、饮食和独立水平,制订一项易操作、可信度较高的7级吞咽功能评分量表.......

    作者:楼伟伟;窦祖林 刊期: 2007- 01

  • 实时超声对吞咽过程中咽侧壁运动的监测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且无创的方法,它能够在记录吞咽运动的同时,直接观察咽侧壁的运动.此外,这项技术延伸了传统B超图像的用途,使其能够在应用3种吞咽手法及一系列的吞咽物体积时,直接观察并且定量咽侧壁的运动.......

    作者:王熠钊;孙炳照 刊期: 2007- 01

  • 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和吸入的筛查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急性期产生一系列影响进食的神经功能障碍,包括姿势失控、上肢功能障碍、视觉、认知及交流障碍、运用障碍和吞咽困难.这些症状可单一或同时出现,导致营养不良和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吞咽困难尤其应受到重视,因为它可导致威胁生命的气道梗阻和(或)吸人性肺炎.本文目的就是确立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筛查证据.......

    作者:王雪贞;黄彬鉴 刊期: 2007- 01

  • 脑血管疾病干细胞生物学治疗研究现状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部病变,以脑卒中为主.脑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由于其病因、发病机制复杂,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如脑梗死的早期溶栓、脑出血的早期微创血肿清除、高效止血剂的应用等,仍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因此有关使脑卒中患者状况根本改善的治疗方法的研究仍待进一步深入探索.随着人们对神经系统可塑性、神经再生及干细胞的认识的逐渐深入,干细胞移植已被应用于某些神经系......

    作者:张苏明 刊期: 2007- 01

  • PET显像在临床神经科中的应用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影像技术,通过敏感探测发射正电子核素显像剂的脑内分布,可在体反映脑血流灌注、脑代谢、神经受体分布及活力等生理、生化信息.由于高度的生理性及可定量研究的特点,自问世之初,PET就对神经科学的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研究神经疾病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病变进程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方法.随着新......

    作者:贾清 刊期: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