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2005年第4期文章
  • 脑损害后手的功能位夹板固定疗法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脑卒中或脑外伤引起的脑损害常导致上肢肌运动及肌力的缺失,并进一步导致挛缩,关节活动度降低,从而影响功能康复.有医疗机构将手部夹板固定疗法作为脑损害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治疗的常规疗法,然而目前对于此疗法的疗效尚不确定.本研究将探讨脑损害后早期康复中手的功能位夹板固定疗法的临床效果.......

    作者:欧一博 刊期: 2005- 04

  • 应用单束和双束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比较

    正常前交叉韧带(ACL)分前内束(AM)和后外束(PL),在膝关节屈曲不同的角度时,二者共同起稳定关节的作用.采用多股腘绳肌肌腱以重建ACL,曾经着重在AM束的替代上(即单束重建).由于膝关节镜技术与设备的新进展,有可能分别进行2个束的重建,以模拟更为接近ACL的正常结构,即双束重建.虽有某些作者报道用双束重建取得良好效果,但尚无报告2种重建术在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是否都有稳定作用的功能.......

    作者:冯万文;战春玉 刊期: 2005- 04

  • 脑性瘫痪患者的疼痛问题:横向和纵向对比确证研究

    目的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患者慢性疼痛的研究近才始有详细报道.Joyce等从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康复门诊和社区发育障碍治疗机构选取100名成人进行研究并与他们前期研究比较.......

    作者:康慧聪 刊期: 2005- 04

  • 脑性瘫痪儿童多导肌电图和临床运动表现的相关性

    目的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是发育中或未成熟脑的损伤引起的非进行性姿势和运动异常,因病因、部位及潜在运动控制不同,运动障碍的临床特征不同.临床观察表明CP患者中无力和痉挛并存,阻碍正常运动功能,但仅靠临床观察难确定痉挛患者是否存在潜在无力,多导肌电图(polyelectromyography,PEMG)可检测到肌肉微弱收缩,并监测未参与运动的其它肌肉,提供治疗所需的更为准确的信......

    作者:康慧聪 刊期: 2005- 04

  • 生长因子和干细胞促进脑卒中后恢复

    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脑卒中一直是致残、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的加强脑卒中后恢复主要集中在溶栓和神经保护上,但这些干预治疗都要求在脑卒中后24h内开始.近,促进脑卒中后恢复剂的运用为脑卒中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本文通过对亲神经生长因子和干细胞在脑卒中后恢复中的研究,总结脑卒中后恢复治疗这种新方法.......

    作者:陈寒 刊期: 2005- 04

  • 采用患者评估表对McKenzie脊柱疼痛分型可信度的研究

    目的在培训如何处理脊柱疼痛的时候,除对有脊柱疼痛的患者直接观察外,使用临床模拟也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有记录的病例可以用来研究治疗师临床推理的方法,或用来教授诊断技巧,或用来评估治疗措施,或用来观察临床治疗的效果.不过迄今还很少考虑到它的有效性.......

    作者:孙利群;昌爱琛 刊期: 2005- 04

  •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活动性评估量表

    目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活动性评估量表(mobilityscaleforacutestrokepatients,MSAS)已经建立,特别用于评估脑卒中发生后初2周内的急性患者较低水平的活动性.对这项量表测量合理性的新研究认为,其改进了坐项目,补充了站立项目.MSAS简明扼要,操作简单,包括用一个6分量表评估的6项活动,以进行特定活动项目时接受和独立量度为基础的.到目前为止,在预测患者脑卒中后生存期上,......

    作者:陈寒 刊期: 2005- 04

  • 跌倒对社区居住的髋部骨折老人的自理能力、平衡和残疾的影响

    目的仅有33%~48%的髋部骨折患者能恢复到骨折前的ADL.跌倒是骨折复发的危险因素,预防跌倒和改善受损的平衡功能是康复的重要内容.本文即比较骨折后跌倒和无跌倒、步速缓慢的患者重返社会4个月后的状况(残疾、障碍和自理能力).......

    作者:王雪贞 刊期: 2005- 04

  • 金刚烷胺在儿童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脑外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是儿童致病和致死的重要原因.每年大约有10/100000儿童死于TBI,而每年儿童TBI发生率大约在185/100000.金刚烷胺现被普遍用于治疗TBI.它初用作抗病毒,后来又因其多巴胺成分而成为一种有效的抗震颤麻痹药物.金刚烷胺用于TBI正是基于脑外伤患者多巴胺低水平代谢的发现.本文观察了儿科脑外伤患者是否能很好耐受金刚烷胺,并评价其......

    作者:陈寒 刊期: 2005- 04

  •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慢性偏瘫引起的肩痛以及相应生活质量的疗效

    目的肩痛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影响到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治疗偏瘫引起的肩痛应根据不同的病因、不同的患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本试验的目的是评估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肩部肌肉疼痛以及对慢性偏瘫导致的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姜李媛 刊期: 200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