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2003年第3期文章
  • 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独立性问答式评估及其与观察法的比较

    Catz-Itzkovich脊髓损伤功能独立性评测Ⅱ(Catz-ItzkovichspinalcordindependencemeasureⅡ,SCIMⅡ)是评定脊髓损伤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量表,其观察评估法已被证实有效和可靠,但耗时且仅限于医院内使用.为快速收集资料,满足患者出院后随访的需要,本文对其问答式评估的信度进行研究,并将评估结果与观察法相对照.结果显示,SCIMⅡ问答式评估的信度良好,与......

    作者:韩韶华;郭正成 刊期: 2003- 03

  •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康复应早期介入,中后期更应以康复治疗为主,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目前该病的主要康复治疗方法和进展做一总结.......

    作者:何成奇;韩梅;关骅 刊期: 2003- 03

  • 植入神经假体对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大小便功能的影响

    大小便障碍是脊髓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本文通过对脊髓损伤患者植入神经假体对骶神经的刺激及骶神经后根切除术,探讨植入神经假体对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大小便功能所起的作用及其社会、经济意义.......

    作者:兰纯娜;张长杰;尤春景 刊期: 2003- 03

  • 失重性肌萎缩及其对抗措施研究进展

    失重性肌萎缩是阻碍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结合近几年来关于失重/模拟失重条件下肌肉形态结构及动力学改变的研究新进展,分析比较了现有对抗措施的效果.......

    作者:杨威;樊小力;沈定国 刊期: 2003- 03

  • 脊髓损伤预后评测及康复处理

    准确判断脊髓损伤后神经和功能恢复程度不仅能为临床和康复治疗提供依据,也有利于制定出院后的治疗计划.过去几十年里,神经恢复及功能预后判断的准确性有了很大提高.文献报道在脊髓损伤72h~1个月,根据体格检查预测恢复程度具有相当的准确性.运动损伤平面对远期功能恢复的影响也很明显,并且几十年来保持相对稳定.今后几年里,药物和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等新治疗措施的介入及以减轻继发性损伤、恢复神经功能等为目标的治疗......

    作者:王红星;徐军;周士枋 刊期: 2003- 03

  • 人神经干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人神经干细胞能从胚胎、成人的多种组织中获得,能在体外长期增殖并保持分化潜能.人神经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康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治疗和修复人脊髓损伤带来了希望.......

    作者:易伟;雷霆;薛德麟;尤春景 刊期: 2003- 03

  • 功能性电刺激在四肢瘫和截瘫中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功能性电刺激在四肢瘫和截瘫中的应用,手部的功能性电刺激系统在继发性脊髓损伤四肢瘫的患者的应用,用于站立和行走的表面刺激系统,用于站立和行走的混合刺激系统,带有植入电极的多通道刺激系统.同时也指出由于目前还没有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距离临床上的真正应用尚有一段距离.......

    作者:毕胜;陈景藻 刊期: 2003- 03

  • 高位脊髓损伤患者餐后直肠压力反应

    对10例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的餐后直肠压力进行测定,并与9例志愿者作比较.测得的直肠活动压力曲线表明,患者在餐后10min直肠活动有46%的增高,而志愿者在餐后5min直肠活动增加72%,空腹时2组直肠活动无区别,这一研究结果支持高位脊髓损伤患者仍保留食后结肠反应的理论.......

    作者:娄军涛;李远;孙炳照 刊期: 2003- 03

  • 功能性电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肌肉泵活动的影响

    比较健康人和脊髓损伤患者从仰卧位到坐位和稳定站立30min时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并评价在这2种状态下,肌肉收缩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提示脊髓损伤患者从坐位变为站立位时,用功能性电刺激下肢肌肉可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出现,且站立期间在促进血液循环方面与健康人肌肉自主收缩运动具有同等或更好的效果.......

    作者:孔瑛;张长杰;谭维溢 刊期: 2003- 03

  • 脊髓损伤患者的生育问题

    本文主要讨论脊髓完全性损伤后患者的生育问题,包括生育前物质和心理准备,男性如何获取精子的各种辅助再生技术;女性防止妊娠并发症和分娩时的注意事项.......

    作者:孟兆祥;倪朝民;尤春景 刊期: 200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