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郭志宝;王伟
关键词:脊髓损伤, 模型, 动物, 综述
摘要:随着建筑业及交通业的发展,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困难,致残率与死亡率高.合理的SCI模型是进行SCI基础研究的前提,目前常见的有挫伤型模型、气囊压迫型模型、切割型模型、光化学诱导型模型、牵拉型模型等.各种模型适用的研究方向不同,如切割型模型将脊髓全部或部分切断,可用于解剖学评价是否有轴突再生[1-3],而压迫型与挫伤型模型可较准确地模拟临床SCI病理表现,并很好地呈现SCI继发性损伤的病理变化[4].本文对上述常见SCI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