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上肢机器人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上肢机器人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接受上肢康复治疗的脑梗死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机器人组,各44例.对照组行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中频电刺激治疗;机器人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上肢机器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手握力及肩、肘、腕等关节活动度得分、Lindmark平衡得分、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得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手握力以及肩、肘、......
作者:王从平;曾艳;贾敏;吴丽双;刘群会 刊期: 2016- 06
-
自噬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自噬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阐明自噬作用的机制对于治疗脑卒中意义重大.因此在本文对自噬的发生过程及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阐述,并对自噬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李潇;李红远;李义会;田代实 刊期: 2016- 06
-
线粒体自噬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作为代谢活动供能的细胞器被大家所熟知,在免疫系统更是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因线粒体功能缺陷而产生大量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引起细胞功能障碍,从而也决定了细胞生存能力下降和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等结局.线粒体自噬作为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一种选择性自噬,其发生机制及所涉人类疾病也是目前研究热点.本文对线粒体自噬与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了解线粒体自噬与......
作者:王娜;卢祖能;王云甫;袁江 刊期: 2016- 06
-
小鼠线栓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进展
近些年来,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越来越多的用于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特别是线栓法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因其操作简便、易于普及而受到广大研究者青睐;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着影响因素众多、手术技巧要求高、死亡率高等问题.本文就小鼠线栓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过程及相关问题作出综述.......
作者:李刚;宋江华;张攀攀;江茜茜;王淑娟 刊期: 2016- 06
-
2型糖尿病对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
2型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持续的高血糖水平,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加剧,促使血小板聚集.2014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mericanStrokeAssociation,AHA/ASA)卒中一级预防治疗指南明确指出,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acid,ASA)已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基石[1].......
作者:臧颖卓;史立信;王清涛;何斌;邱传慧;王春秀;赵春玲 刊期: 2016- 06
-
恩施地区儿童癫痫与共患病现状及管理策略(附238例回顾分析)
癫痫是儿科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患病率约5‰~10‰,18岁以下患者占全部癫痫患者的60%[1].儿童癫痫共患病发病率高达52.7%[2],但共患病的治疗容易被忽视.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儿科门诊或住院的已确诊的癫痫患儿238例,年龄3~14岁,排除心、肝、肺、神经系统等严重躯体疾病、重性精神病、品行障碍等.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癫痫及与共患病的特点......
作者:杨倩;杨峰;刘文春;王芳 刊期: 2016- 06
-
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患者体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髓鞘脱失与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相关,主要包括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临床孤立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脊髓炎、瘤样炎性脱髓多发性鞘病等[1,2].现有的研究表明:活性氧和氮类在炎症和轴突损伤中起到了突出作用[3,4].尿酸(uricacid,UA)是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剂,对氧化亚硝酸盐具有很好的清除作用[5].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中,U......
作者:于振江;芦朋 刊期: 2016- 06
-
丹红注射液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观察
近期一项关于中国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intracranialatheroscleroticstenosis,sICAS)的研究显示,中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的患者中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为46.6%;伴有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入院时病情较重、住院时间更长,且1年卒中复发率随狭窄程度增高而升高.......
作者:汪秀丽;陈小奇;孙国兵;李乐;余丹芳;谭倩;晏小琼 刊期: 2016- 06
-
蛛网膜囊肿破裂并癫痫1例并文献复习
蛛网膜囊肿为由膜包裹的清亮液体的囊肿,可沿蛛网膜生长,出现在有蛛网膜的任何地方,发生率约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蛛网膜囊肿大部分没有症状,仅少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癫痫发作、巨脑畸形、精神发育迟缓、呕吐等症状.出现癫痫发作的多为颞叶蛛网膜囊肿,多见于成人.自发性蛛网膜囊肿破裂相当少见,出现双侧硬膜下积液,且伴发癫痫的极为罕见,文献也罕见报道.现报道2015年我院收治的蛛网膜囊肿破裂伴发癫痫1例,经过......
作者:张振兴 刊期: 2016- 06
-
抑郁症伴特发性肌肉颤搐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农民.因“情绪低落、兴趣下降伴全身麻木1年”于2015年5月30日入住我科.患者1年前渐起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兴趣减退,经常发呆.胡思乱想,言语活动较前减少,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烦躁,心悸、坐立不安.饮食下降,体质量减轻约10kg.失眠,易惊醒,白天精神差,精力不足,一般家务不能胜任.伴全身麻木,持续性,无明显疼痛及无力.曾在当地多家综合性医院就诊,查......
作者:张莉;石元洪;徐金枝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全麻诱导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研究
- 2 对无症状人群尺神经背侧皮支传导的研究
- 3 胚胎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诱导分化调控
- 4 020 物理治疗师拇指痛相关因素研究
- 5 012老年日间医院患者的运动功能评估比较
- 6 颅内压无创监测
- 7 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2例并文献复习
- 8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 9 经蝶假性包膜下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后垂体功能评价
- 10 米氮平对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 11 诱导性神经细胞研究进展
- 12 拉莫三嗪致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
- 13 丁苯肽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 14 低频超声的作用和研究前景
- 15 依那普利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H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预后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 16 142肌无力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 17 气道粘液高分泌物理医学疗法及其研究进展
- 18 经颅磁刺激对脑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GAP-43表达的影响
- 19 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与脑梗死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 20 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与叶酸表达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