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2016年第5期文章
  • 白细胞介素1β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对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对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2例,根据入院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分为未感染组44例和感染组38例;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感染第1、3、5天患者的IL-1β、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值并对比.记录抗生素治疗后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其与IL-1β、PCT值的相关......

    作者:曹青梅 刊期: 2016- 05

  • 高压氧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HBO组和联合组各30例.比较3组治疗后耳聋耳鸣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耳聋、耳鸣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及HBO组(P<0.05).3组治疗后血液粘稠度和凝血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的血液粘稠度和凝血功能较药物组及HBO组均有明显改......

    作者:王丽平;李中明;徐沙丽 刊期: 2016- 05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后3d复查头颅CT的结果,将患者分为有HT组31例和无HT组155例,对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糖尿病史、心房纤颤史、大面积脑梗死、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

    作者:晏小琼;谭倩;余丹芳;付斌;郭珍立 刊期: 2016- 05

  •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差异.方法:将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医疗指标、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以及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

    作者:曾令洲;许安荣;李玉斌;查理涛 刊期: 2016- 05

  • 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创伤性脑损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CLCFD)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B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12例T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CLCFD组)56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56例,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及住院天数、费用、病床周转率、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病床周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陪护人员费用、医药耗材费用明显低......

    作者:史立信;臧颖卓;张林燕;孙夏青;张文超;王传海 刊期: 2016- 05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7例,其中HHcy患者62例为HHcy组,非HHcy患者115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7、14、30、90、180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对2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残障程度评价.结果:入院时,治疗后7、14d,2组的NIHSS和......

    作者:胡如海;廖新宇;向玲 刊期: 2016- 05

  •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其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清胆红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38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按有无脑缺血症状分为病例组219例和对照组166例,收集相关临床指标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并且比较颈动脉不同狭窄程度和不同斑块性质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年龄、吸烟、糖尿病、直接胆红素(DBIL)、空腹血糖和颈动......

    作者:贾颐;代晓杰;董素娟 刊期: 2016- 05

  • 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通常认为腔隙性脑梗死预后良好,然而约20%~30%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数小时或数天内会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终导致严重残疾.关于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目前仍有很多重要的问题尚未解决,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阻止病情进展,其发病机制也未完全清楚.本文将综述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可能发病机制(分支血管动脉硬化性疾病、血流动力学变化、水肿、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和炎症),以期为临床医师防治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提供依据.......

    作者:李鹏燕;朱雨岚 刊期: 2016- 05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神经损伤已成为神经修复研究的热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以其扩增快、多向分化潜能、再生能力强、排斥反应小、可诱导分化为类雪旺细胞等特点被用于治疗临床神经损伤的研究.本文就BM-MSCs的生物学特点、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方法及其在神经修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冯烨军;陈明 刊期: 2016- 05

  • 改良与传统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比较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是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约占硬脑膜下血肿的25%,全部颅内血肿的10%[1].CSDH患者多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发生痴呆、癫痫、偏瘫等[2].目前,临床上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是钻孔引流术,据报道,传统钻孔引流术术后患者易复发,且并发症较多,疗效欠佳[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拓展,钻孔引流术也得到一定......

    作者:寇欣 刊期: 201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