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对脑卒中的病程、康复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魏海燕;成勇 刊期: 2014- 04
-
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因学共病研究
本文介绍了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概念,回顾两者的病因学研究,并对共病研究现状进行文献回顾,以期对临床研究和治疗实践提供帮助.......
作者:周肖榕;周娟;陈红辉 刊期: 2014- 04
-
模糊丧失的研究述评
丧失不同程度的发生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除了死亡等明确的丧失,每个人也会经历一种模糊丧失:没有明确定义或还没明确澄清的丧失;模糊丧失分为两个类别:一种是身体出席但是心理缺席;另一种是精神出席但是身体缺席.由于这种丧失还没有被个体正式的进行确定性感知,导致个体抵制哀伤开始或导致哀伤过程无法完成,这种丧失和其它的典型丧失有区别,关于模糊丧失和其应对策略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作者:黄满霞;余萍 刊期: 2014- 04
-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康复的研究进展
本综述从神经病理和神经生化角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可能机制进行分析,并概述其康复治疗.......
作者:刘燕林;胡晓华;徐金枝 刊期: 2014- 04
-
二陈汤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
肥胖是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副作用,令患者及家属苦恼,也不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1].笔者运用中药和针灸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患者70例,探讨中医治疗精神类药物所致肥胖的疗效.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因服用抗精神病药导致肥胖的患者70例,均符合1999年亚太地区肥胖诊断标准,即亚洲成年男性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25kg/m2,成年女性BMI≥24kg/m......
作者:姚冉;陈明鉴 刊期: 2014- 04
-
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是指按通常方法进行治疗而不能获得理想疗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研究认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品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能更为有效.本研究即讨论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报告如下.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标准:①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andnegativesyndromescale,PANSS)评分......
作者:杜洁 刊期: 2014- 04
-
全麻诱导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症状的支配下可出现伤人、伤己、毁物的行为[1].患者入院后,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其症状控制起效一般需15d左右,在此期间患者仍可出现伤人、伤己、毁物等行为[2].因此在急性期,临床可选用无抽搐电休克或胰岛素休克法治疗患者,通过无抽搐电休克或胰岛素休克使患者意识丧失,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重新整合,控制患者症状.无抽搐电休克是利用一定量的电流刺激大脑控制患者发作,存在记忆障碍的并发......
作者:付锐;袁书田;鲁晓亮;杨芳 刊期: 2014- 04
-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一例报告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myopathy,encephalopathy,lacticacidosis,andstroke-likeepisode,MELAS)为常见的线粒体脑肌病,是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及核DNA基因突变导致蛋白合成障碍引起的多器官、多组织的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卒中样发作、脑病、肌病、乳酸性......
作者:熊葶;李尊波;罗国刚;刘建军;王朝霞;沈定国 刊期: 2014- 04
-
三种心理服务模式下心理从业人员构成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学校、医院及社会机构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从业人员的构成.方法:采样分层方便取样,选取华东、中南、西北三地区的学校、医院以及社会机构中心理从业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调查,得到600份有效问卷.结果:我国心理从业人员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215,平均年龄(36.60±7.74)岁.专业背景以医学背景多,其次为心理学背景.55.3%的从业人员为本科学历,25.5%为硕士;中级职称(3625%)多,......
作者:马学尧;张琳;魏虹;余萍 刊期: 2014- 04
-
心理创伤的本体论——基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
对心理创伤进行本质性的考察应该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本文主要依据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想以及针对以往研究的批判提出,创伤者在经历创伤事件之后的存在视域发生重构,使得创伤者在存在上处于一种决断状态,生存方式由日常存在转变为向无存在.从创伤修复的悖论可看出,创伤的本质是异化的创伤.由此反思可知,人类生存的含混性和矛盾性决定了创伤的不可避免性,而创伤的治疗应该在异化与去异化的交互作用之中达到修通.......
作者:刘若楠;余萍 刊期: 2014- 04
动态资讯
- 1 慢性低灌注对大鼠脑白质血管生成与血脑屏障的影响
- 2 维生素B12反应型甲基丙二酸尿症病例报道
- 3 湖北省潜江地区脑血管病防治预警系统的建立
- 4 术中皮质脑电图监测对海绵状血管瘤合并癫痫患者的影响
- 5 014低频磁场对内毒素血症的作用
- 6 122 Miller Fisher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学研究
- 7 前血小板碱性蛋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意义
- 8 034学习残疾者形成体力活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 9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大鼠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 10 011亚急性下背痛保守治疗的系统回顾
- 11 TSG-6对脑出血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 12 PI3K/PKB信号途径在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13 失语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相关因素研究
- 14 慢病毒介导的shRNA对大鼠脑纹状体GCDH蛋白的沉默效应研究
- 15 090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的社区调查
- 16 小剂量尿激酶合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 17 颈痛康复干预方法选择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
- 18 脑卒中康复后再入院患者的特点
- 19 纹理分析在小脑半球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单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 Rab9与NPCI在小胶质细胞内的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