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2013年第1期文章
  • 肥厚性硬膜炎的研究进展

    肥厚性硬膜炎(HP)的病因不完全清楚,诊断及治疗存在许多尚需研究之处.本文对HP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丽;姜亚平 刊期: 2013- 01

  • 星形胶质细胞CX43及其介导的半通道与缝隙连接通讯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缺血性脑卒中是人类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缝隙连接(CJ)构成相邻细胞间的通讯,其基本结构是连接蛋白(CX).大脑中数量多的星形胶质细胞之间具有广泛的缝隙连接,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CJ主要由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构成,CX43可以形成两种通道:缝隙连接通道和半通道.本文评述了星型胶质细胞CX43半通道及半通道介导的缝隙连接通道在脑缺血神经元损伤与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陈晓静;谢敏杰 刊期: 2013- 01

  • 创伤性脑损伤合并低氧血症性二次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交通事故伤、坠落伤以及其它各种原因导致创伤性脑损伤(TBI)的发生率逐渐上升.TBI患者的远期预后除了与受伤的类型、部位、严重程度有关以外,在其病理生理过程中尤其创伤急性期,常伴发缺氧、缺血、低灌注及高热等二次脑损伤(SBI).与单纯TBI相比较,合并SBI因素患者死亡率与致残率显著增高.在这些SBI因素中,低氧血症性SBI发生率高,现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朱坤灿;王洪财;马延斌 刊期: 2013- 01

  • 视神经脊髓炎中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检测进展

    视神经脊髓炎(NMO)是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脱髓鞘疾病.随着特异性抗体-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的发现,众多方法已被用于测定血清中抗AQP4抗体.抗AQP4抗体对NMO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各种AQP4抗体测定方法加以综述.......

    作者:吴晓莉;何静杰;刘丽旭;张通 刊期: 2013- 01

  • NG2细胞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脊髓损伤(SCI)后轴突几乎没有再生能力,如何克服SCI后抑制轴突再生的环境、促进轴突再生已成为SCI修复的研究热点.NG2细胞在调控少突胶质细胞应答神经纤维损伤并形成胶质瘢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彩红;骆翔 刊期: 2013- 01

  • 丹参多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丹参多酚组19例,2组均予以奥扎格雷钠静滴,丹参多酚组加用丹参多酚静滴,疗程10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中MCP-1及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MCP-1、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丹参多酚组血清......

    作者:汪志忠;黎红华;吴非;徐志鹏;武强;陈洪汉 刊期: 201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