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蛋白组学相关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进展
蛋白组学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医学研究领域.蛋白组学的主要技术,如双向凝胶电泳、质谱分析等,已广泛应用于研究人类心血管、内分泌、神经等各大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及治疗.本文就蛋白组学相关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志广;康慧聪;朱遂强 刊期: 2012- 01
-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中枢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多效性细胞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损伤修复过程中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HGF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在中枢神经系统及其疾病中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杨志华;赵曼;哈小琴 刊期: 2012- 01
-
以星形胶质细胞为靶点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探讨
星形胶质细胞对于卒中后神经元的存活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不可或缺.它可通过调节脑水肿程度和谷氨酸释放水平,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等多种机制,共同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本文重点探讨以星形胶质细胞为靶点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
作者:陈慧;崔庆宏;张拥波;李继梅;王得新 刊期: 2012- 01
-
皮质发育畸形与癫痫的研究现状
皮质发育畸形(MCD)又称皮质发育障碍(DCD),是一组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大脑皮质发育异常的疾病总称,癫痫和智力障碍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本文重点介绍几种与癫痫密切相关的MC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遗传特点及致痫机制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美萍;肖波 刊期: 2012- 01
-
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心理健康调查
随机抽取牡丹江医学院2009年5年制不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整班抽样),302例,男107例,女195例;平均年龄(22.2±0.5)岁;城镇生源136例,乡村生源131例,生源未知35例.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innesotamultiphasicpersonalityinventory,MMPI)[1]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该调查表包括说谎(L)、诈病(F)及校正(K)3个校度量......
作者:龙梅;孟丹;张玉霞;张华平;王巨 刊期: 2012- 01
-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患者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23~58岁;均符合美国脊柱损伤学会制定的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00年修订)中关于脊髓损伤的诊断标准[1],经MRI检查证实为脊髓损伤,并确认患者损伤平面以下痛觉消失(或大部分消失),有自发疼痛;排除伴有严重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疾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颈椎病、腰椎痛、神经根......
作者:廖曼霞;廖麟荣;郭钦;谭依华 刊期: 2012- 01
-
51例不典型结 性脑膜炎临床特点研究
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35~50岁;病程6d~3个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多不具备典型的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早期临床表现各异,首发症状为头痛、发热及呕吐等典型全身症状5例;仅表现为发热10例,仅表现为头痛8例;表现为意识障碍9例;以胡言乱语、幻听、精神恍惚等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7例;主要表现为头晕乏......
作者:潘鹏克 刊期: 2012- 01
-
Dynamic motility of microglia:Purinergic modulation of microglial movement in the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brain
小神经胶质细胞具有高分支且可以动态移动的细胞突起,在生理条件下监控脑的活动.在病理刺激下,小神经胶质细胞表现出形态学变化,向损伤部位迁移,并在此处的炎性反应和神经元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脑损伤发生的数分钟内,小神经胶质细胞突起很快延伸至损伤部位.这种趋化作用为损伤部位的ATP释放和随之发生的小神经胶质细胞嘌呤能受体-P2Y12R活化所触发.除嘌呤能信号之外,大量神经元信号分子正向或负向调控小神经胶......
作者: 刊期: 2012- 01
动态资讯
- 1 090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的社区调查
- 2 手法与矫形足托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 3 成人上下肢痉挛的A型肉毒毒素治疗
- 4 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S-1OOβ蛋白及NSE的影响
- 5
- 6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
- 7 脑卒中后抑郁症
- 8 步态分析实验室中脑瘫儿童和年轻成人的静态检测
- 9 钛网颅骨修补术40例的体会与讨论
- 10 鼠视皮质由神经钙蛋白对经验依赖可塑性的可逆性阻滞
- 11 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电生理技术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 12 急性出血性脑炎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 13 法舒地尔对慢性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Rho激酶表达及海马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 14 脑外伤后饮酒及酒精相关问题自然史的研究
- 15 用循证的观点审查诊断性试验
- 16 改良颞肌筋膜瓣转移术治疗晚期面瘫
- 17 中药益智的实验研究进展
- 18 利培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分析
- 19 视神经脊髓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征1例报告
- 20 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