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急性起病,以头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行走不稳、共济失调、Horner征、交叉性感觉障碍为常见临床表现.MRI检查27例示延髓背外侧梗死;8例行血管检查,其中7例显示椎动脉狭窄或闭塞,1例显示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狭窄.均给予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1例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预后良好.结论:......
作者:王丽;张莉;姜亚平 刊期: 2009- 05
-
血管性痴呆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与脑白质疏松症(LA)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比较108例LA患者(LA组)与108例无LA的患者(对照组)之间发生VD的差异.结果:LA组和对照组的VD发生率分别为41.7%和5.4%,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
作者:吴军;毛广运;湛彦强;张金平;许杰;张苏明 刊期: 2009- 05
-
针刺结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康复组(65例)与对照组(60例),2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康复组还给予针刺、生物电反馈、功能恢复训练和心理治疗.结果:临床疗效评定显示康复组的吞咽障碍及VFS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作者:张继龙;翁方中;王细林;戴伟 刊期: 2009- 05
-
酸敏感离子通道蛋白与组织型激肽释放酶相互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酸敏感离子通道蛋白(ASIC1a、ASIC2a)与组织型激肽释放酶(TK)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RT-PCR分别获得小鼠TK、ASIC1a、ASIC2a全长cDNA,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中,脂质体法分别将pcDNA3.1-TK和pcDNA3.1-ASIC1a、pcDNA3.1-TK和pcDNA3.1-ASIC2a共转染至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
作者:苏敬敬;董强 刊期: 2009- 05
-
长春西汀治疗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VD患者42例随机分为长春西汀组和对照组各21例,分别给予长春西汀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瑞文测验联合型(CRT)及临床记忆量表(CMS)评分.结果:长春西汀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无明显好转.结论:长春西汀对改善VD患者的认知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梅康;郝晋东;李卉 刊期: 2009- 05
-
Rab7与NPC1在小胶质细胞及小鼠小脑普肯耶细胞的定位
目的:观察Rab7与NPC1蛋白在小胶质细胞及小鼠小脑普肯耶细胞的定位及其与溶酶体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性识别Rab7、NPC1的抗体和溶酶体的特异性表面标记进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Rab7和NPC1表达于小胶质细胞及小鼠小脑普肯耶细胞溶酶体,Rab7与NPC1共定位于小胶质细胞及npc+/+与npc-/-小鼠小脑普肯耶细胞细胞质内,两者分布......
作者:张莉;张旻;姜亚平;卜碧涛;郝又国 刊期: 2009- 05
-
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形成及与临床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形成的方式以及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经DSA确定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后的侧支循环途径出现的概率、种类,并分析与影像学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42例中78例(54.9%)出现侧支循环,其中Willis环代偿44例(56.4%),颅外代偿5例(6.4%),联合代偿29例(37.2%).侧支循环的出现率与狭窄程度相关(P......
作者:罗国君;王云甫;何国厚;艾志兵 刊期: 2009- 05
-
依达拉奉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8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建立DPN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每天给予3mg/kg依达拉奉腹腔注射4周,观察摆尾温度阈值(TTT)、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神经形态和坐骨神经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
作者:周昊;丁新生;周联生;葛许华;徐蕾 刊期: 2009- 05
-
平滑肌细胞周期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
支架后再狭窄(in-stentrestencois,ISR),被认为是腔内血管重建期间动脉损伤后的一种自我修复反应,其发生率高达5%~30%[1],已成为目前支架临床应用的主要受限因素.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支架介入治疗因其强大的优势已成为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但ISR的发生束缚了其临床应用.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全球针对ISR展开了深入研究,各种药物洗脱支架相继应用于临床,但IS......
作者:詹燕;吕家高;王伟 刊期: 2009- 05
-
LRRK2基因的基本特征及各种常见突变位点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作者:郑瑾;孙圣刚 刊期: 2009- 05
动态资讯
- 1 卒中急性期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
- 2 114急性脊柱损伤后的静脉血栓形成
- 3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活动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 4 丹参多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
- 5 醒脑注射液治疗老年性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 6 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 7 安脑丸对急性脑出血大鼠OX4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 8 4例Miller Fisher综合征临床分析
- 9 疑似双侧型脑桥中部内侧综合征1例
- 10 血管缝合器与动脉压迫器止血用于脑血管病股动脉穿刺介入的随机对照研究
- 11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S100B与一氧化氮合酶的相关性研究
- 12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脑代谢、脑血流及颅内压的影响
- 13 术后凝血功能异常与创伤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 14 细胞标记及MR示踪的进展
- 15 黛力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临床观察
- 16 社会支持、医学应对及心理照顾对传染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 17 低强度激光治疗高血压及并发的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
- 18 音乐疗法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 19 泮托拉唑治疗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90例疗效分析
- 20 维生素 B1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