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颅内动脉狭窄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形态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的梗死形态与颅内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连续的急性MCA区域梗死且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ICA病变更多表现为穿支动脉伴皮质支梗死(5/16,P......
作者:茅翼亭;韩翔;方堃;丁宏岩;陈淑芬;董强 刊期: 2008- 06
-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定向迁移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emcells,BMSCs)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基因工程细胞,因其有多向分化潜能而被用于心肌、血管及骨的再生研究,在治疗神经系统损伤方面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诱导损伤区血管生成,从而改善损伤区微环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且尚未发现BMSCs移植后诱发肿瘤[2].......
作者:解渊;叶民;丁新生 刊期: 2008- 06
-
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I)是目前公认的对脑损伤和疾病进行反应的中枢神经系统效应细胞,其特征之一就是易被大脑任何类型的损伤或疾病活化.......
作者:尹丽鹤;赵钢 刊期: 2008- 06
-
血浆内皮素含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
选择2005年5月~2007年1月于我科住院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56例为脑梗死组,均经头颅CT/MRI证实,男31例,女25例;年龄37~78岁,平均(57±6.2)岁;单发性梗死19例,腔隙性梗死15例,多发性梗死9例,大面积梗死13例;伴高血压26例,糖尿病18例.......
作者:齐晓飞;刘罡;刘建军 刊期: 2008- 06
-
6例后循环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临床分析
2007年5月~2008年6月我科收治的症状性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6例,男2例,女4例;年龄42~74岁,平均60.7岁;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复视、肢体无力等;伴高血压3例,糖尿病2例,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快1例,均经积极规范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头颅CT、DSA检查显示锁骨下动脉狭窄2例(狭窄率85%),椎动脉V1段狭窄3例(平均狭窄率75%,其中1例为右侧椎动脉线样狭窄,左侧......
作者:马俊;唐洲平 刊期: 2008- 06
-
137例脑血管病患者高危因素临床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2007年11月~2008年3月于武汉同济医院神经科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137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脑卒中或TIA的定义,男98例,女39例.......
作者:李荣华;唐洲平;朱舟;田代实;曾辉;赵雪艳 刊期: 2008- 06
-
慢性低钠血症并桥脑外髓鞘溶解症的临床分析
桥脑外髓鞘溶解症(extrapontinemyelinolysis,EPM)是一种可伴/不伴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pontinemyelinolysis,CPM)的脱髓鞘疾病[1],常表现为锥体束及锥体外系损害,本文报道2例慢性低钠血症患者出现EPM.......
作者:胡琦;康慧聪;刘晓艳;许峰;朱遂强 刊期: 2008- 06
-
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中重度抑郁的疗效分析
2006年4月~2008年3月于我科治疗的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患者89例,均符合(CCMD-3-R)中神经症诊断标准;男52例,女37例;年龄37~84岁,平均(61.75±4.82)岁;脑梗死46例,脑出血35例,混合性卒中8例;并发PSD时间为卒中后7~30d62例(69.66%),31~60d27例(30.3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作者:汪健;董军立;席刚明 刊期: 2008- 06
-
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治疗卒中后迟发性癫癎部分发作的比较
2002~2005年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癎部分发作的患者76例,脑卒中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癫癎诊断按1981年国际抗癫癎联盟的癫癎发作分类及1989年国际癫癎和癫癎综合征分类方案;癫癎发作频率≥2次/年,卒中发生前无癫癎病史;男39例,女37例;年龄44~85岁,平均65.62岁;脑出血22例,脑梗死5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
作者:魏丹 刊期: 2008- 06
-
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的研究
2007年9月~12月法国南锡医院神经科收治的首次发生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均符合2003年欧洲卒中促进会修订的诊断标准[1],男23例,女27例;年龄18~87岁,平均67.82岁;卒中前无睡眠障碍;排除焦虑、抑郁和精神症状患者;均在入院1周内应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insomniascale,AIS)进行睡眠质量自我评定,包括入睡时间、早醒情况、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
作者:徐敏;章军建 刊期: 2008- 06
动态资讯
- 1 蛋白组学相关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进展
- 2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面神经炎疗效的肌电图分析
- 3 帕金森病照料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分析
- 4 高压氧联合甲泼尼龙及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
- 5 眶尖综合征3例诊治体会并文献分析
- 6 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 7 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因分析及诊疗策略
- 8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NSE、TNF-α的影响
- 9 脑卒中后躯干屈曲的动力学分析
- 10 外泌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调节
- 11 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痉挛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 1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术后的胸部物理治疗
- 13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21例
- 14 心理干预联合抗抑郁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 15 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科学规范地应用肉毒毒素A
- 16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16例疗效分析
- 17 轻度脑外伤的预后:WHO合作中心轻度脑外伤工作组成果
- 18 星形细胞瘤周水肿区CD105、VEGF的表达及意义
- 19 纤溶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 20 显微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日常生活 能力及神经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