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2006年第3期文章
  • 精神病患者公开攻击行为评定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初步探讨精神病患者公开攻击行为评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公开攻击行为评定量表(MOA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81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攻击行为发生率为43.2%,其中语言攻击多见(18.5%),自身攻击少见(2.5%);攻击行为多见于20-40岁急性期有精神质或精神质倾向和神经质或神经质倾向者;男女两性患者在攻击性质上仅躯体攻击1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OAS在精神科门......

    作者:王皓;陈春发 刊期: 2006- 03

  •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familialhemiplegicmigraine,FHM)是一种遗传因素明显的有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withaura,MA).近年来,有关FHM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的研究逐渐取得进展.本文就FHM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雯;徐恩 刊期: 2006- 03

  • 娱乐疗法的应用

    1定义随着康复医学的迅猛发展,以医疗为目的的正规娱乐治疗开始普及.1936年Davis和Dunton提出了娱乐疗法的原则和实施方法,认为治疗性娱乐是自由、自愿、富有表现力的活动,包括运动、感觉、精神等多方面,由无限的游戏精神所激发,由娱乐所带来的快乐所维持,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张雯;陈文华;杨蓉 刊期: 2006- 03

  • 食团粘稠度对连续吞咽过程中舌肌运动的影响

    临床上通常需要对吞咽障碍患者的食物粘稠度进行个体化控制.粘稠流质在进入咽部时可减速,从而降低吞咽动作延迟者的误吸风险.而对于无法进食固体或细小颗粒状食物的患者可使用半流质(如泥状食物)以利于食团移动.但是,目前尚缺乏足够的实验依据以指导吞咽障碍患者食物粘稠度的合理控制.本研究通过观察正常连续吞咽过程中食团粘稠度和年龄对单次吞咽量、吞咽频率、舌肌循环运动的次数和时空指数等指标的影响,初步阐明食团粘稠......

    作者:金挺剑;邱纪方;孙炳照 刊期: 2006- 03

  • 用电刺激改善卒中患者上肢运动控制的研究中电刺激特性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电刺激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效应.但已有报道表明,鉴于刺激参数、刺激方法和治疗时间的不同,疗效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由此,人们便联想到如何能够在实践中更有效地使用电刺激疗法.......

    作者:于善良;吴梅;黄彬鉴 刊期: 2006- 03

  • 激发的F波有助于胸出口综合征的诊断

    胸出口综合征(TOS)是指胸廓上口范围的神经、血管等因机械压迫而引起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等复杂的综合征.其诊断困难,通常认为它包括真正的神经源性、血管性及有争议的神经源性.真正典型的神经源性TOS已建立了电诊断标准,即那些有临床复合症状又不能被任何其它神经肌肉病理学所解释的患者,能检测到其被影响的尺神经感觉传导异常和正中神经运动传导异常.但临床医生经常发现根据其临床症状疑为TOS患者......

    作者:郑婵娟;王培生 刊期: 2006- 03

  •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meningitis,TBM)是结核分枝杆菌经血行或其他途径播散到脑内引起的主要侵犯脑膜的一种非化脓性炎性病损,约占全身结核病的6%.因其临床上存在较多不典型之处,所以在诊治中也有不少困难,迄今尚无统一标准.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其预后良好,否则预后不良,这点已形成共识.笔者就此将学习笔记介绍于后,供诊治中参考.......

    作者:于步润 刊期: 2006- 03

  • 脑囊虫病MRI影像特征及治疗

    脑囊虫病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体颅内所致的寄生虫性疾病.该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癫(癎)发作、高颅压所致头痛和视乳头水肿,以及脑膜炎症状和体征[1].近年随着MRI的普及,脑囊虫病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本文总结了各型脑囊虫性病变的MRI影像特征,同时对国内脑囊虫病的内、外科治疗方法做一概括.......

    作者:陈寒;骆高明;唐荣华 刊期: 2006- 03

  • 病毒性脑炎诊断方法的应用和评价

    病毒性脑炎(viralencephalitis,VE)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重者可有抽搐、昏迷、肢体瘫痪、呼吸节律不整等.目前国内外报道有100多种病毒可引起脑炎病变[1],其病原体主要有肠道病毒(EVs)、埃可病毒(ECHOV)、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麻疹病毒(MeaselesV)、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

    作者:王振海;谢鹏 刊期: 2006- 03

  • 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NS)是梅毒螺旋体(TP)侵犯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在我国19世纪50年代前梅毒盛行,NS发病率很高,进入青霉素时代后,NS几乎被消灭.但上世纪80年代后,梅毒在我国再度流行,加之艾滋病进入快速增长期,NS也开始复活.由于N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不典型或无症状,并且目前尚无诊断的金标准,故极易漏诊或误诊.本文拟就NS的诊断和治......

    作者:蔡华华;徐祖森 刊期: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