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于2006年2月25日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期刊,由中科院杨雄里院士、王永炎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本刊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动态、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相关技能予以介绍,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交流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欢迎广大神经内外科、内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医学院校的教师等踊跃投稿、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1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痉挛性斜颈的电生理学研究进展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且临床疗效不确定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电生理学方面表现复杂,本文就其电生理学方面的机制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胡悦育 刊期: 2003- 04
-
经颅磁刺激预测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验证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完全发展前的预测程度.对20例脑卒中后30d的患者行TMS,并根据有无运动诱发电位分成两组,于脑卒中后70d运用Enjalbert积分和运动功能指数进行临床评定.发现运动功能指数与TMS结果有明显相关性(P<0.01),两组间Enjalbert平均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3).TMS......
作者:何勤 刊期: 2003- 04
-
腕管正中神经压迫试验对正中神经传导的作用
评价应用正中神经压迫试验(themediannevercompressiontest,MNCT)提高潜伏期诊断腕管综合征(carpaltunnelsyndrome,CTS)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的作用.将18例受试者分为CTS组和对照组各9例.在MNCT前后分别测量3次远端感觉潜伏期和1次远端运动潜伏期.结果表明应用MNCT后潜伏期在组间(P=0.76)和个体间(P=0.74)差异均无显著性,且潜伏期灵......
作者:徐江 刊期: 2003- 04
-
应用不同强度电刺激区别麻痹肌肉的疲劳
探讨麻痹肌肉易疲劳的发生机制.应用不同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刺激8例颈髓损伤后大鱼际肌完全麻痹患者的正中神经,观察其张力、电位幅度、峰时、半松弛时间、积分改变,分析麻痹肌肉易疲劳的原因.结果肌肉麻痹后运动单位激活和募集顺序改变、运动单位的同步激活、选择性运动单位的死亡、血流的改变以及麻痹肌纤维向疲劳特性的变化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使麻痹肌肉对电刺激产生易疲劳性,应用次强刺激可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本文结果......
作者:鹿红芹;陈亚鑫 刊期: 2003- 04
-
肌肉无力患者的电诊断方法
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都会出现肌肉无力的症状.本文阐述了如何利用电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判断引起广泛肌肉无力的病因.......
作者:谢芹 刊期: 2003- 04
-
人体经皮神经电刺激的神经机制
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的效应并确定哪组传入神经起重要作用.43例健康人分为3组:腓总神经组(CPN组)19例、腓总神经皮支组(CBPN组)16例及对照组8例.CPN组中8例接受0.9×MT电刺激,11例接受1.2×MT电刺激;CBPN组中8例接受1.5×PT电刺激,8例接受3.0×PT电刺激;对照组接受安慰电刺激.除对照组外,另两组Hmax/Mmax比值均降低;除0.9×MTCPN组和对照组外,其他组......
作者:罗毅玲;蒋晓燕 刊期: 2003- 04
-
局部热疗对肌筋膜疼痛和正常受试者肌电图功率密度谱的影响
研究表浅热对肌筋膜疼痛患者斜方肌上部疲劳的影响.对8例肌筋膜疼痛患者(疼痛组)和8例正常对照受试者(对照组)分别进行6次斜方肌疲劳试验,2组均随机分为2小组,分别在前3次和后3次疲劳试验前受热,记录其肌电图活动,比较其起始中位频率和中位频率斜率.结果在后3次受热试验中疼痛组中位频率斜率高于对照组.无论何时受热,疼痛组中位频率无显著变化而对照组有显著升高.肌筋膜疼痛患者在训练中肌肉疲劳速度较正常受试......
作者:单述刚;段献荣 刊期: 2003- 04
-
通过记录大脑拟稳定电位的工作增益测定人的脑力劳动能力
本文介绍一种能简便客观地评价人的脑力劳动能力的方法及其原理和注意事项.......
作者:孙星炯 刊期: 2003- 04
-
用H反射和M波评价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神经元群的兴奋性
用H反射和M波的发展斜率比较偏瘫患者恢复期痉挛侧和未受累侧运动神经元群的兴奋性.记录15例偏瘫患者双侧比目鱼肌的H反射和M波,计算其阈值和大值(Hth、Hmax、Mth、Mmax),并运用线性回归计算其发展斜率(Hslp和Mslp).比较偏瘫患者两侧Hmax/Mmax、Hth/Mth和Hslp/Mslp,及其与Brunnstrom分期的关系.偏瘫患者痉挛侧Hslp/Mslp明显高于未受累侧(P=0......
作者:秦茵 刊期: 2003- 04
-
脊柱侧凸患者脊柱融合术后脊旁肌的肌电活动
研究脊柱侧凸患者脊柱融合术前后脊旁肌功能的变化.记录18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脊柱融合术前后和15例健康受试者行3个动作(前屈、左右侧屈)的8个导联的肌电图信号,计算均数的平方根(RMS)和中位频率(MF).结果脊柱侧凸患者的胸段RMS术前增高、术后降低,腰段RMS术后增高;术前胸段MF降低、腰段MF增高,术后这一趋势减弱.这些提示脊柱融合术使患者的胸段脊旁肌活动减少,腰段脊旁肌活动增加,两侧脊旁......
作者:单述刚;邢翠珍 刊期: 2003- 04
动态资讯
- 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重症抑郁及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 2 脑出血实验动物模型
- 3 高压氧联合甲泼尼龙及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
- 4 癫(癎)模型研究概况
- 5 003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 6 4例副肿瘤神经综合征临床资料分析及文献回顾
- 7 脑桥梗死致双侧水平凝视麻痹并一侧周围性面瘫1例报告
- 8 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及焦虑!抑郁的疗效分析
- 9 单侧开颅联合大脑镰下切开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
- 10 纤维肌痛综合征多学科联合治疗一天半方案的疗效
- 11 精准医疗基因检测指导精神科用药方案的一例报告
- 12 Bruce Robert Ransom简介
- 13 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致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救治时机探讨
- 14 术后胃瘫的诊断与治疗
- 15 Tg-SwDI小鼠的筑巢行为研究
- 16 线粒体融合蛋白2的研究进展
- 17 脑外伤恢复期患者接受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康复训练后平衡功能和姿势控制能力的变化观察
- 18 肌内效贴治疗“产瘫肩”畸形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19 癫痫与抑郁障碍共病的研究进展
- 20 视神经脊髓炎合并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1例